- · 《卫生经济研究》投稿方[04/29]
- · 《卫生经济研究》数据库[04/29]
- · 《卫生经济研究》期刊栏[04/29]
- · 卫生经济研究版面费是多[04/29]
这份最新“体检大数据报告”发布,5大异常最多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审稿主任:杨小明 2. 防骨量减少,4招保持骨健康 第一,加强锻炼,多进行健步走等有氧运动,根据自己的身体调整运动方案; 《2022版北京城市人群健康报告》图 “动脉粥样斑块是多
审稿主任:杨小明
2. 防骨量减少,4招保持骨健康
第一,加强锻炼,多进行健步走等有氧运动,根据自己的身体调整运动方案;
《2022版北京城市人群健康报告》图
“动脉粥样斑块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例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吸烟、酗酒、运动过少、持续精神紧张等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——增龄。随着年龄增长,即便没有前面所说的那些危险因素,也会逐渐出现颈动脉斑块,这跟脸上的皱纹、头上的白发差不多,几乎是不可避免的。所以老年人检查发现有颈动脉斑块不必过度紧张、恐惧,只要斑块不太大、没有形成明显的动脉狭窄就不需要紧急处理”,郭艺芳教授解释。
3. 有甲状腺结节,3-6个做好复查
⑦ 2017-07-21 健康时报《脂肪肝与什么有关?》
5. 有颈动脉异常,改善生活不健康因素
骨量减少/骨质疏松(骨密度)
③ 2015-10-26 健康时报《中国大妈要做“硬”骨头》
2019-10-22 健康时报《东北和西北很多“企鹅肥”!》
以上异常的检出率均超过三成。① 这也提醒着大家该重视健康,着手改善了!
本文编辑:任璇
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徐苓2015年在一场科普活动中讲道,35岁起骨骼健康出现拐点,骨量开始流失,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人群占比大幅提升,35岁以后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人群为35岁前的3倍以上。再加上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,包括吸烟、嗜酒、过多的咖啡因摄入,以及不运动、少运动都会加速骨量流失。虽说35岁是骨骼健康拐点,但只有在二三十岁之前,做好骨骼健康的积累,做好补钙,攒一个很好的高峰,老了以后才经得起流失。③
第四,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。多享受户外阳光,一般建议老人晒三十分钟的太阳,这样可以产生维生素D;另外,还要多运动,戒掉不良生活习惯,譬如酗酒、吸烟、服用减肥药物等。④
随着体检的普及,甲状腺异常的检出率猛增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魏琼2016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,这主要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、压力大,饮食作息不规律有关。⑤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范建高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,脂肪肝与“节俭基因”有关,一个人体重增加了3%~5%,就很有可能从原先没有脂肪肝变成患有脂肪肝。当然,临床上发现更多瘦人也有脂肪肝。这是因为胖不胖,不能单凭体重指数,而是还要看体脂比,如果肌肉少,脂肪多,还是有可能代谢异常。⑦
⑧ 2019-03-26 健康时报《远离脂肪肝 三步走》
郭艺芳教授提醒,发现颈动脉斑块后,要认真检讨自己存在哪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或者危险因素,特别是要积极控制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胆固醇,努力戒烟限酒、控制体重、规律性运动。这样做有助于避免已经形成的斑块进一步长大,也可以避免新发更多的斑块。⑨
首先,规律生活,不要熬夜。熬夜后人体容易饥饿,饿了就想吃东西,越吃越上瘾;
⑨ 2022-07-07郭艺芳心前沿《【写给中老年】这年头,有几个人没有动脉斑块啊!》(郭艺芳)
⑥ 2020-06-19 健康时报《发现甲状腺结节,3~6个月复查彩超》
第二,注意饮食结构,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均衡,摄入足量的蛋白质以消除多余脂肪;
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于静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,远离脂肪肝可以分“三步走”。
第三,让自己心情舒畅,因为心情不好就容易导致炎症,进而让脂肪储存。②
第二,远离影响骨量的药物。比如含糖皮质激素的药物、抗乙肝病毒的药物等。
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、老年病一科主任医师郭艺芳2022年7月在其微信公号上刊文介绍,有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中约2亿人存在颈动脉斑块。40岁以上者约40%被检出颈动脉斑块,60岁以上的人中绝大多数都存在颈动脉斑块。
⑤ 2016-11-04 健康时报《五人中有一位患甲状腺结节》
甲状腺结节(超声)
第三,远离影响骨量的疾病。比如糖尿病,尤其是1型糖尿病;经常腹泻呕吐、胃肠功能吸收差,会导致维生素D及钙摄入过少;肾病及一些肺部疾病,都会引起骨量过快流失,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。
文章来源:《卫生经济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wsjjyj.cn/zonghexinwen/2022/1008/845.html
上一篇:研究报告:肥胖,会拖累经济发展
下一篇: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4.1%